(相關資料圖)
盡管醫藥行業整體短期承壓,創新轉型卻正成為企業穿越周期的共同選擇。
2025年1-7月,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.7%,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.6%,折射出當前市場面臨的挑戰。Wind的數據進一步顯示,截至2025年8月底,有近70家中藥上市公司發布了2025年半年報,其中絕大多數企業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為正,但需要注意的是,也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凈利潤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情況。
與此同時,行業內部分化也在加劇。2025年上半年,有10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%,同比增長最高的是特一藥業,其凈利潤增幅高達1313%;沃華藥業、嘉應制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03%、254%。與此同時,2025年上半年有6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100%,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最多的企業達到702%。
這種分化表明,在相同市場環境中,企業戰略選擇和經營能力正成為決定業績的關鍵因素。從驅動業績向好的因素來看,核心產品銷量回升、成本管控加強以及通過自主研發、合作研發和并購獲得新產品成為共同特點。
換句話說,創新能力正在成為醫藥行業的業績“分水嶺”。為了強化創新能力,龍頭企業紛紛加強研發投入。具體來看,華潤三九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68.99%,達到6.62億元;以嶺藥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9.87%;羚銳制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3.63%。這些數據表明,頭部企業正在以實際行動加速創新布局。
此外,多家藥企在財報中明確將“加大創新藥研發”和“提升在創新藥中的競爭力”列為核心戰略,顯示出行業對創新轉型的共識。
在戰略重心轉移之下,醫藥行業的費用結構呈現持續優化的趨勢。Wind 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8月底,已披露中報的 492 家 A 股醫藥生物公司銷售費用合計 1594.87 億元,較 2024 年同期減少 61.6 億元,同比下降 3.72%。
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企業更早開始了費用結構優化,如華潤三九的銷售費用率從2020年的36.77%降至2025年中的26.59%,同時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持續攀升。這種“一升一降”的變化,清晰反映了企業戰略重點的轉移。
綜合來看,醫藥巨頭們持續降低銷售費用率的同時大幅提高研發費用率,這種結構性轉變將有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隨著藥企不斷加碼研發創新,醫藥行業正經歷從“仿制”到“創新”的深刻蛻變,轉型步伐明顯加快,而這種轉變也將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。